首页 > 行业动态 > 法规
法规
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

公布机关: 国务院

公布日期: 1992.06.22

施行日期: 1992.08.01

    效力: 已修改   

    (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日国务院第一0四次常务会议通过 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一百号发布 自一九九二年八月一日起施行)(编者注:修改内容见根据201012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20111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公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改的《城市绿化条例(2011年修正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  国家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五条  城市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第六条  对在城市绿化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国务院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国城乡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负责全国城市绿化工作。

    地方绿化管理体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等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九条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等规划指标,由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规定。

    第十条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第十一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必须有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审查。

    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必须按照规定报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编者注:200322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国发[2003]5号)决定,取消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设置的“城市公共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批”行政审批项目)

    第十二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公共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应当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并适当配置泉、石、雕塑等景物。

    第十三条  城市绿化规划应当因地制宜地规划不同类型的防护绿地。各有关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本单位管界内防护绿地的绿化建设。

    第十四条  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规划和建设,由该单位自行负责,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并给予技术指导。

    第十五条  城市苗圃、草圃、花圃等生产绿地的建设,应当适应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

    第十六条  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绿化工程竣工后,应当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该工程的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编者注:200211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2]24号)决定,取消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设置的“绿化工程验收”行政审批项目)

    第十七条  城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和开发住宅区项目,需要绿化的,其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当包括配套的绿化建设投资,并统一安排绿化工程施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绿化任务。

第三章 保护和管理

    第十八条  城市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单位自建的公园和单位附民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管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单位管理;城市苗圃、草圃和花圃等,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檀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归还。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城市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砍伐城市树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必须向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同意后,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在公共绿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并遵守公共绿地和工商行政管理的规定。

    (编者注:200322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国发[2003]5号)决定,取消根据《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100号)和《游乐园管理规定》(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85号)设置的“公共绿地(包括游乐园、动物园)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审批”行政审批项目)

    第二十三条  城市的绿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树木花草繁茂及绿化设施完好。

    第二十四条  为保证管线的安全使用需要修剪树木时,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修剪。承担修剪费用的办法,由城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不可抗力致使树木倾斜危及管线安全时,管线管理单位可以先行修剪、扶正或者砍伐树木,但是,应当及时报告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

    第二十五条  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

    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在单位管界内或者私人庭院内的古树名木,由该单位或者居民负责养护,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

    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章 罚则

    第二十六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或者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风景林地和干道绿化带等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责令停止侵害,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36号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综合楼604、605、606、612、616室
协会联系电话:028-85588921(办公室)、028-85072030(秘书处)
协会联系邮箱:scfjyl@qq.com
主办: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 备案编号:蜀ICP备06007965号-1
技术支持:广州墨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